忘记密码
立即注册
点击登录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,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
获取验证码
立即登录
点击注册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,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
获取验证码
立即登录
点击修改密码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,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

突破垄断!韩国加速国产LNG货舱技术研发,2028年目标首装大型运输船

2025-08-25 16:29:34

船检

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作为韩国造船工业的“利润王牌”,贡献了超过50%的行业收益。然而,该类型船舶的核心技术——LNG货舱围护系统,长期被法国GTT公司垄断。韩国每建一艘LNG船,都需向其支付相当于船价5%的专利费,单船费用折合人民币可达5000万至1亿元。

这一技术不仅关乎LNG运输,更延伸至液氢、液氨等新能源储运领域,是未来清洁能源船舶的关键。为摆脱对外依赖,HD现代和三星重工正全力推进“韩国型货舱”研发,目前已实现中小型船舶的概念验证,但大型LNG船应用尚未完成。

8月22日,韩国政府在其《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——15项超创新重大项目》中明确提出,将大力支持国产LNG货舱技术的开发,并设定目标:到2028年,建成两艘采用韩国自主研发货舱技术的LNG运输船。政府计划从今年下半年起资助绝缘板自动化生产工艺的研发,明年起进一步推动材料与零部件国产化,并投入大规模资金。

一位政府官员强调:“通过推动国产货舱技术的实证应用,我们希望防止国家财富外流,并抢占未来清洁能源船舶技术的制高点。”

韩国自主研发LNG货舱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2014年,韩国天然气公司(KOGAS)推出的“KC-1”技术曾应用于两艘17.4万立方米LNG船,但出现天然气泄漏、舱体结冰和裂纹等严重问题,导致船舶长期停运。三星重工与船东SK航运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获赔1880亿韩元。

尽管遭遇挫折,韩国并未放弃技术攻关。其后开发的第二代货舱技术“KC-2”在保温性能和安装效率上均有显著提升。2023年5月,首艘搭载“KC-2”技术的7500立方米LNG加注船“Blue Whale”号正式命名,标志着韩国国产货舱技术迈向新一轮实证阶段。

业界正密切关注韩国能否借此实现核心技术自主,打破GTT长达数十年的垄断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