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记密码
立即注册
点击登录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,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
获取验证码
立即登录
点击注册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,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
获取验证码
立即登录
点击修改密码按钮代表已同意船舶帮平台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,允许平台统一管理本人账号信息

破局西方制裁!俄罗斯启动国产破冰型 LNG 运输船研发,90% 国产化背后仍存挑战

2025-10-20 11:26:05

船检
长期以来,破冰型液化天然气(LNG)运输船的短缺,一直是制约俄罗斯北极天然气项目全面开发的关键瓶颈。受西方制裁影响,韩国船厂为俄建造的多艘该类型运输船陷入完工与交付困境,部分订单甚至被直接取消,俄罗斯北极能源开发计划因此面临严峻考验。在此背景下,俄罗斯最大造船集团 —— 联合造船集团(USC)正式启动首艘国产破冰型 LNG 运输船系列研发工作,并于圣彼得堡国际天然气论坛期间公布设计方案,旨在彻底打破外部技术封锁。
据了解,这款国产破冰型 LNG 运输船专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(Gazprom)波罗的海乌斯季卢加基地量身打造,同时具备适配俄罗斯其他天然气企业需求的灵活性,包括北极地区重点能源项目。该船由联合造船集团旗下 Nevsky Design Bureau 与 Northern Design Bureau 联合设计,参照亚马尔 LNG 运输船规模打造,核心参数亮点十足:单船运力约 17 万立方米,船长 299 米、宽 47 米、吃水 12 米,设计航速可达 19.5 节,续航能力长达 45 天;船员配置方面,可容纳 38 名固定船员及最多 12 名额外人员,生活区配备带独立卫生间的单人舱与双人舱,兼顾作业效率与人员舒适性。
在冰级标准选择上,该型船并未采用高规格的 Arc7 标准,而是采用中等水平的 Arc4 冰级 —— 这一设计既满足波罗的海全年无障碍航行需求,在破冰船护航的情况下,也能确保全年大部分时间抵达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亚马尔及北极 LNG 2 号项目,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平衡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联合造船集团明确表示,该 LNG 运输船设计的国产化率已达到 90%,不过仍面临两大核心技术挑战:一是推进装置(此前主要由瑞士 ABB 供应),二是围护系统(此前依赖法国 GTT 技术),目前集团正全力推进俄罗斯本土技术替代方案。
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,俄罗斯 GTI 公司近年来持续攻关自主低温储存系统,据称已实现 97% 的进口替代率。为推动该技术量产应用,GTI 正向俄罗斯船级社(RS)申请型式认可,不过目前该技术的具体成熟度与实际应用效果尚不明确。另有报道指出,GTI 的部分设计方案或已应用于俄罗斯红星造船厂尚未完工的 LNG 运输船,例如在 LNG 运输船隔热板制造环节,其低温储存系统可能采用俄罗斯 Segezha 集团生产的油轮胶合板 —— 该产品此前已获得法国 GTT 的认证,为技术稳定性提供了一定保障。
作为俄罗斯造船业的 “领头羊”,联合造船集团由俄罗斯外贸银行(VTB)运营,自 2007 年 3 月成立以来,已整合国内大部分造船资源,旗下拥有 40 多家企业,涵盖设计所、研究中心、造船厂、船舶修理及机械制造厂,产品范围覆盖商船、核潜艇、航空母舰及其他各类舰艇,尤其在破冰船建造领域经验深厚 —— 集团旗下位于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船厂,曾承建俄罗斯大部分核动力破冰船,为国产 LNG 运输船研发奠定了基础。
然而,市场对于俄罗斯船厂自主建造 LNG 运输船的前景仍存疑虑,核心担忧集中在建造周期与国产化成功概率两大方面。事实上,俄罗斯造船业长期受困于三大问题:一是造船项目频繁延误,二是成本远超预算,三是基础设施老化严重,这直接导致油轮、散货船等常规船舶的国产化进程缓慢。以俄罗斯自 1980 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石油开发项目 Vostok Oil 为例,该项目预计 2026 年投产,满负荷运转时需配备多达 40 艘破冰型油轮,但负责相关建造任务的红星造船厂,目前尚未完成任何一艘同类型船舶的建造,进一步凸显了俄罗斯造船业面临的现实挑战。
此次国产破冰型 LNG 运输船研发,既是俄罗斯突破西方制裁、保障北极能源开发的重要举措,也暴露了其造船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短板。未来,该项目能否按计划推进、国产化技术能否稳定落地,将直接影响俄罗斯北极能源战略的实施节奏。